close

從稻田學校搖身變為明星國中


隨著升學主義抬頭,儘管校長也有心,老師也賣命地教,豐東國中畢業生參加高中聯考的升學率,卻一直無法突破。


民國六十七至七十六年在豐東任教,如今任職后里國中校長的張司禮先生,回憶當時的狀況,感慨地說:「當時本學區 的學生外流嚴重;上學時間站在校門口當導護時,看著自己學區內的學生騎著腳踏車,一部部地騎往別的學區,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挫折。到了民國六十八年,王世賢 校長來到豐東國中,情況才開始有些改善。」


王校長一就任,就把自己的家遷移到學校宿舍,以校為家。他說:「學校就是一個家,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。」


很快地,王校長發現師生普遍缺乏信心,於是利用雙十國慶各國中都要參加遊行的機會,要求訓導主任在前一週集合全校師生,每天利用一點時間做有效的訓練。


遊行當天,王校長親自掛帥,領著一支精神抖擻的隊伍,踏著整齊的步伐,唱出雄壯的歌聲,雄糾糾、氣昂昂地走在豐原街頭,讓圍觀的鎮民刮目相看。他說:「一定要先把學生的士氣振作起來!」


接著,王校長繼續給學生一劑劑強心針:經常親自到各班教室給學生打打氣;將較不適應的學生請到校長室來個別關懷;並重用輔導升學班很有績效的張司禮老師為教務主任,努力提升學生學習效果;要求豐東的老師「要拚才會贏」……


甫退休的徐茂雄老師說:「王校長非常用心,來了一個星期之後,就記住所有老師的名字了。」王校長常常對老師們 說:「豐原國中得天下英才而教之,一樂也;豐東得天下中才而教之,益樂也。」張司禮先生讚不絕口地表示,沒有一位校長像王校長這樣瞭解老師的;「幾乎每天 晚上,王校長一定輕衫短褲,甚至只是穿著拖鞋,就到教師值班室和老師話家常,傾聽老師的心聲,替老師解決困難。」


校長的投入,激發了師生自動自發的教學及學習熱忱。為了提升學習效果,豐東國中的老師,個個卯足了勁;那股熱力,讓同學們終生難忘。


民國六十九年畢業,目前在台北馬偕醫院服務的張志隆醫師說:「記得當時讀三年一班的升學班,導師黃士禹經常早上 四、五點鐘天還未亮就到我家了。爸媽出門散步,老師就逕自到我的房間,留下字條,大約說是要愛惜光陰、勿貪睡之類的。醒過來一看到老師留的字條,心裡好害 怕,連續收到幾次字條以後,就不敢再貪睡了。」黃老師每天一早就騎著摩托車到處跑;他班上有一位住東陽里山區的同學,家境較苦,黃老師還經常一大早就去把 他載到學校來上學。


張醫師又說,黃老師把學生當兒子一樣管教,成績不好的會挨打,成績好的沒有一百分也要打。為了升學考試,老師個 個都很拚。下午四點放學,全班都要留下來溫習功課;老師沒有要補習費,同學也沒有人想到需不需要給。班上有同學家境貧窮沒便當吃的,黃老師就給錢讓他們去 吃飯;同學們看了,也會爭相分出便當的菜飯給沒有帶便當的同學吃。「雖然看到老師會怕得發抖,可是感覺還是像家人一樣親。」


「純樸善良的風氣,大概就是令我們長大以後沒有功利習氣的主要原因吧!」張醫師認為這是豐東國中給他的可貴教育。


張司禮先生覺得:「豐東的老師原本就非常優秀,只是需要帶動的力量。王校長就是能夠以他的親和力以及廣結的豐富 資源,把學校齊心向上的氣氛帶了起來。」現任教務主任,也是傑出校友的魏蜂青先生說:「王校長最大的建樹在於改變了豐東國中在家長心目中的印象,使大家將 豐東視為流氓學校的錯誤觀念從此改變。」


從民國六十八至七十二年,學校由四十九班、二四一四名學生,增加到五十七班、二七○二名學生,正如同王校長所說:「著力點對了,學生就回流了。」


民國七十二年九月,深受師生愛戴的王校長,因為豐原高中禮堂倒塌事件,以特別調升派令,臨危受命前往該校協助處理,豐東校長之職便由當時任教務主任的張司禮先生暫代。


同年十一月,第四任校長張安然先生就職。張校長以童子軍的精神辦教育,老師的教學研究風氣更盛,學生更加勤奮向 學,不但創下高升學率:民國八十年考上台中一中、二中、女中分別為五十、二十三、三十一人;八十一年分別為五十九、二十五、三十三人;同時,德智體群美五 育均衡的教育方針,也在家長的支持下順利發展,將豐東國中樹立為「全人教育的典範」。自此,昔日稻田裡的豐東,儼然成為台中縣內數一數二的耀眼明星國中。



▲為豐東國中建樹厥偉,令歷屆師生感恩難忘的王世賢校長及夫人黃秀子女士。




http://www2.tzuchi.org.tw/921/book/13ftjh-tcc/html/03-5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閱微草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